首页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

2.中国文化的特点

字体:16+-

中国文化类型与其特点紧密联系。文化类型决定并包含了文化特点,文化特点是文化类型的具体表现。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的特点,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反映。不过,由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在外延上并不相同,中国文化可以包含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却不能完全概括中国文化,故中国哲学的特点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的特点。

如果从中国文化的总体来考察,可以绎出其贯穿始终、涵盖各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主义。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以及基本精神和主体内容的嬗变,始终以人生价值目标和意义的阐明及其实践为核心,以心性修养为重点。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和内在精神,是以人生和人心为观照的。

这种以人生和人心为观照的中国文化,其首要特点必然表现为人本主义。

无论海外华裔学者和港台学者,还是大陆学者,虽然在具体价值评判上有所不同,但仍一致认为,中国文化具有超越宗教的情感和功能。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中,神道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格调。

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要“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考察事物,明辨物理,既要“上揆之天”,又要“下察之地”,更要“中考之人”。人成为衡定万物的尺度。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一方面,用“人事”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以获得一个外在的理论构架;另一方面,人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并将其拟人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封建帝王宣称的“奉天承运”,起义农民的“替天行道”,不过是这种思维格局和心理框架的不同衍射而已。说到底,是人按天意在“承运”,在“行道”。“天”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即使像董仲舒这样的神学化的思想家,虽然大肆鼓吹天人感应的理论,要以人应天、人副天数,把人事系于神化了的天道之下,但同时,他却又大讲以天应人,天人相副,“身犹天也”,“天”不在彼岸世界,不是单纯与主体相对立、相离异的外在力量,而是在现实世界之中,在人身上和人心中的可感知的力量。这就把“天”还原为人,“天道”成了人道的投影,神权不过是皇权在现实社会之上的另一种表现。不仅如此,董仲舒将喜怒哀乐赋予自然界,用“善善恶恶”的伦常情感充塞“天道”,实质上是以人的价值原则去装扮“天”,以求得天人合一。在这个意义上考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本质上仍然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尽管它确有神学目的论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董仲舒的造神运动最终没有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其既要造神,又要神服务于人的内在思想矛盾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