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作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客观结构的意识形态

字体:16+-

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idéologie)的集中描述最先出现在《保卫马克思》(Pour Marx)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Marxisme et Humanisme)一文中。其中,他主要以宏观的人类社会为研究主体,指认意识形态为社会不可缺少的客观组成结构,并对其社会历史的客观逻辑结构、无意识的再现功能机制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而阿尔都塞观察意识形态的这一宏观视角,是明显地接续了从马克思到曼海姆的阶级无意识、社会无意识的宏观意识形态线索。当然,阿尔都塞也提出了许多大胆独到的阐述。

第一,阿尔都塞明确地指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2]。可见,阿尔都塞并没有直接继承法国由特拉西提出的“观念学”的线索,也不完全赞同马克思的关于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特定的社会阶级无意识产生的、对现实的虚假反映的逻辑体系的界定。在当时法国风靡各界的结构主义思想影响下,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看作所有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客观组成结构,不论是资产阶级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在任何社会中,尽管表现形式可以变化万端,但始终有一种基本的经济活动、一种政治组织和一些意识形态形式(宗教、伦理、哲学等等)。意识形态因此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3]

进一步说来,在阿尔都塞看来,作为社会历史客观结构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单纯的二元认知结构的产物。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人类与世界联结所必要的体验方式,是对人们现实的生存关系的体验关系。它在社会中的发生机制是一种自然和必需,它以想象的方式再现人们的生存关系,是人类真实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统一。人们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的无形中介,才能体验并且依据具体的社会形态调整同世界的体验关系。即使在无阶级社会中,人们也需要依赖意识形态的调整去适应新的生存条件。所以,意识形态就如同每个人依附着的空气一样,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存续,“意识形态没有历史”(l’idéologie n’a pas d’histoire)[4]。这一点,约翰·B.汤普森指出这是阿尔都塞不同于传统研究路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