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巴迪欧与马克思

字体:16+-

熟悉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作品的读者,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尽管巴迪欧以左派自居,尤其被世界左翼运动和政治视为当代激进政治思想的旗帜性人物,但是,1982年撰写完《主体理论》(Théorie du sujet)之后,巴迪欧很少直接去涉及马克思,更很少直接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评价。我们如果对巴迪欧的思想进行分期的话,1982年的《主体理论》和1985年的《我们能思考政治吗?》(Peut-on penser la politique ?)绝对是巴迪欧的整个思想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巴迪欧是一个典型的阿尔都塞派的马克思主义者,尽管受到了毛主义的影响,巴迪欧仍然对马克思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是经过他的恩师阿尔都塞折射出来的。在他最早期的著作中,他会提及并引述马克思的原话,如他的第一篇作品《辩证唯物主义的(再)开始》,以及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矛盾理论》(Théorie de la contradiction)和《论意识形态》(De l’idéologie)。即便在《主体理论》和《我们能思考政治吗?》中,他也经常谈到马克思。而在1988年出版了他最主要的著作《存在与事件》(L’être et l’événement)[3]之后,他对马克思的思想的讨论实际上就很少了,几乎到了避而不谈的地步。相对于马克思,巴迪欧在他的主要著作中更愿意谈的是巴黎公社[4]、毛泽东、“**”,以及他的革命战友席尔万·拉撒路(Sylvain Lararus)的政治实践。因此,在2013年出版,并于2015年被翻译为英文和法文的《哲学与共产主义的观念》一书中,巴迪欧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分类的直接评价就显得格外特别。

《哲学与共产主义的观念》一书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巴迪欧对马克思著作的关注。尽管巴迪欧在《存在与事件》之后,相对较少地提及马克思,而且巴迪欧对马克思著作的关心,主要集中在被巴迪欧命名的马克思的“政治”作品上,如《共产党宣言》《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他并不像一些经典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会谈及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而这本小书似乎是巴迪欧在20世纪80年代转向之后,比较系统地集中面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最经典的领域,此前,他对这些著作都是避而不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