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总体上是处于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二元对立框架下进行的,这种对立的主要方面就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自然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应该仿效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寻求社会科学潜在的普遍规律,强调“解释”(explanation)是对研究对象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揭示,研究者应尽可能避免解释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只要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1]。反自然主义者则试图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科学中的一切现象,主张使用“理解”的方法,而不是绝对关注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反自然主义者坚持人文科学的方法诠释学才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理解”(understanding)的基础上探求研究对象的意义、价值。他们认为寻找普遍规律对于理解人性、情感、意志,以及人的行动是没有意义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世界是由有意识的人的行动构成的,是有意义的,人根据意义去观察、理解和体验自己的世界。
如果说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模式的特点较多偏向于客观性的话,那么,反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模式则更多地趋向于主观性。自然主义研究模式将客观和主观割裂开来,反自然主义的研究模式则将客观主观化。但“社会科学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社会科学是社会的,它所研究的现象是意向性现象,故必须根据它们的意义来识别;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是科学的,它试图发展系统的理论去解释隐含于不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分别只强调了其中的一面”[2]。
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形成了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解释主义的社会科学等流派,各流派在寻求社会科学学科制度化、研究对象客观化等方面,一直面临复杂社会现象由于研究主体主观性的介入而无法客观化的方法论难题。“随着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后,社会科学的学科制度化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并以自然科学为楷模来构造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3]本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阐述贝叶斯概率理论,来构建一种基于主观概率视域下的贝叶斯概率解释模型。这一模型之于社会科学解释中,重新确立了解释主体的认识论地位,旨在为社会科学解释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社会科学。这一模型的建构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新途径,使得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凸显成为一种可能,对提升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也为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提供一个新的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