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

施米特

字体:16+-

阿尔弗莱德·施米特(Alfred Schmidt,1931—2012),当代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1931年,施米特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1960年,以《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博士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任阿多诺的助手;1972年,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被认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杰”,“肩负着法兰克福学派的未来”;20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逝世。

施米特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自然概念》(1960)、《尼采认识论中的辩证法问题》(1963)、《康德和黑格尔》(1964)、《列菲伏尔和现代对马克思的解释》(1966)、《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1967)、《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概念》(1968)、《论批判理论的思想》(1974)、《作为历史哲学的批判理论》(1976)、《观念与意志世界》(1988)等,其中,《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代表作。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施米特从自然与社会互为中介的关系出发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一种新理解。

“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选自《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集中体现了施米特关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施米特认为,自然是与人的活动目的有关但未经改变的物质,而马克思所关注的自然物质是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因此,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没有完全与人无关的本体意义上的自然;与人的劳动相关的自然并没有消失在历史和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活动目的必须经过自然的中介才能实现,而自然要对人类社会发生作用则必须经过社会的中介才能实现,这是一种物质变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以自然被人化与人被自然化为内容;物质变换的形式是被每个时代的历史所规定的,这种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由商品生产与交换所决定的,自然的使用价值这一物质存在被交换价值这一形式存在所取代,社会的物质变换变成了私人间的商品交换;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自然的质料方面占上风,在人与人的商品交换中,自然的形式方面会占上风。自然与社会是相互中介的,但从根本上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最终是由自然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