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社会评论家,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1900年,弗洛姆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19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和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在法兰克福心理研究所和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1934年,流亡美国,从1941年起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本宁顿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纽约大学,期间与正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进行争论,并成为美国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1980年,在瑞士提契诺逝世。
弗洛姆的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追寻自我》(1947)、《梦的精神分析》(1951)、《健全的社会》(1955)、《爱的艺术》(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超越幻想的锁链》(1962)、《占有还是存在》(1976)等,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是弗洛姆的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弗洛姆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结合起来,把理性与非理性结合起来,建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人的本性”选自《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集中体现了弗洛姆对人的本性的思索。弗洛姆认为,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人道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个传统的本质就是对实现人的潜能的关怀,但马克思主义主要从社会经济方面考虑人类行为愿望和志趣,强调了理性因素,却忽视了非理性因素;弗洛伊德主义强调欲望冲动对人的行为的意义,强调了非理性因素,却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个性的影响,因此,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相信人的本性是存在的,但人的本性对马克思来说不是一种抽象物,而是在人的生产活动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中,有自由与异化的区分,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解放,也就是使异化的劳动变成自由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