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下)

布洛赫

字体:16+-

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当代德国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1885年,布洛赫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路易港一个犹太人家庭,13岁时写出《根据无神论看待世界万物》,17岁时又写出《论力及其本质》;1905年,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心理学;1907年,在维尔茨堡攻读哲学、物理学、音乐;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学结识了西美尔、卢卡奇、韦伯等人;1933年,流亡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流亡美国;1949—1957年,任东德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961年移居西德,受聘为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1977年,在德国图宾根逝世。

布洛赫的主要著作有:《关于李凯尔特和现代认识论问题的批判性讨论》(1909)、《乌托邦精神》(1918)、《主体—客体:对黑格尔的解释》(1951)、《希望的原理》(1—3卷,1954、1955和1959)、《天赋权利与人的尊严》(1961)、《哲学的基本问题:“尚未存在”本体论》(1961)、《图宾根哲学导论》(1963—1964)、《基督教中的无神论》(1968)、《论马克思》(1971)、《关于唯物主义的问题》(1972)等,其中,《希望的原理》和《论马克思》是代表作。在《希望的原理》中,布洛赫通过以希望为本体的哲学,建构一种与历史辩证法相联系的乌托邦精神,以使马克思主义这种面向未来的哲学重新焕发想象力和生命力。

“马克思和唯心主义辩证法”选自《论马克思》,集中体现了布洛赫所理解的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阐述和批判。布洛赫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只是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法而言才是合适的和可行的,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体现在,“精神的过程被纠正为世俗的过程,记忆的固定的内容被转变为辩证物质的不可穷尽的存在”;实现了这一颠倒之后,辩证法就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历史的主体不再是作为单纯的理智沉思承担者的主体,而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主体—客体的辩证关系不是在观念的神圣领域内发生,而是在利益的社会领域发生的,辩证法在马克思这里是与历史本身相等同的;经过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以脚立地,马克思的辩证法就体现出一种反直观主义的动机,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化的人道主义在马克思这里继续存活着,在这种人道主义中,“整个世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启蒙的开放系统,它的核心是人,被客观地异化的人,以及处于不再被异化的事物中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