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西方哲学卷(上)

福柯

字体:16+-

米歇尔·福柯(Michel Paul Foucault,1926—1984),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法国维埃纳省省会普瓦捷的一个富有的家庭里,父亲是外科医生,希望子承父业,但福柯感兴趣的却是历史和哲学。1946年,福柯考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48年获哲学教师证书,1950年获心理学教师证书,1952年获精神病理学学位证书。在阿尔都塞的影响下,他一度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但他对党派政治并无真正的兴趣。1952—1954年他在里尔大学担任心理学讲师,1954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精神病与人格》。1955年,他应聘到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任法语教师,并利用空闲的时间撰写博士论文“疯狂与文明”;1958年他又应聘到波兰华沙大学担任法语教师;后来,外交部又派他到汉堡大学担任法语教师,他在那里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1961年,福柯在巴黎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出版了《疯狂与文明》,并开始在克莱蒙-费朗大学担任哲学系教授,出版了《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词与物》(1966)等著作。1968—1970年,他担任巴黎大学文森学院哲学教授,出版了《知识考古学》(1969)。1970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出版了《规训与惩罚》(1975—1977)、《性经验史》(1976)等著作。1984年,福柯因感染艾滋病而逝世。

本书选编的“知识考古学”一文译自福柯的同名著作的引言,这篇文章对流行的历史观念进行了批判,强调知识考古学是对历史上被遮蔽的或断裂的思想的结构进行深入的考察。在福柯看来,通常我们对于思想史的源流考察,往往预设了思想观念史自身的连续性,但在更为细致的考察中,这种连续性往往会被揭露为假相。真相毋宁说是一个个彼此断裂的、在历史上前后相续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的运作是受到一定的规则的制约的。但是和结构主义研究所说的结构关系不同,这些福柯式的知识生产规则并不能够被某些冷冰冰的句法规则或者语义规则所穷尽——它们是受到一些具有意识的主体所操控的,并由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根本上限制了知识产生者的思想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