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卷

熊十力

字体:16+-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晚年又号漆园老人、黄岗逸翁,湖北黄岗人。中国现代哲学家,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之一。

熊十力少时随长兄亦耕亦读,此后基本靠勤奋自学。十八岁到武昌投军,参加辛亥革命,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战争。后弃政向学,潜心研究思想学术,探讨中国古典哲学和印度哲学。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钻研佛学二年。后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任讲师。抗日战争时期避难于四川,曾讲学于马一浮主办的乐山复性书院、梁漱溟主办的北碚勉仁书院和武汉大学(当时因抗战而迁至乐山)。1947年返回北大任教。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并为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熊十力在儒家哲学、佛教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等方面,均有很大建树,特别是在重建新儒学和儒家哲学本体论方面创获颇多。其哲学思想以儒为宗,糅合佛学,发挥了《周易》哲学、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和佛教大乘空宗法相唯识之学,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唯识论”体系。认为哲学的大旨在于穷究本体,宇宙万物是本体流行的迹相,本体并非是离开“本心”的外在境界;强调“返求本心”,自证自识,无待于外求;认为如能见本体,则可官天地、役万物,自性也就没有亏欠了。熊十力的哲学对当代港台新儒家有重大的影响,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当代新儒学大家,均出于熊十力之门。

熊十力的著作颇多,这里节选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新唯识论”、“体用论”、“十力语要”中的有关内容。

“新唯识论”是熊十力精思十年的结晶。熊十力从192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唯识学概论,1926、1930年相继有“新唯识论”稿本问世,最终于1932年定稿成书(文言文本)。“新唯识论”是针对“唯识论”而言的。“唯识论”是由印度佛教哲学家无著、世亲兄弟创立的一派学说,时间在公元5世纪。此后,唯识论经玄奘法师介绍到中国来。在玄奘法师与其弟子的努力下,中国佛教的唯识宗学派得以创立。这一派分析了世界上各种“法相”,因此又称为法相宗。他们认为,一切法相都是由“识”产生的,因此定名为“唯识”。唯识宗属于佛教大乘学派,因强调心识为有,故又称作大乘有宗。熊十力认为:“所云识者本对境受称,若无境相,焉起分别。故唯识言,义亦摄境,以境不离识,说识名唯。此则吾宗本义。”心识相对境相(即认识的对象)而言,但境相不能离开心识,是唯心识而存在的,所以为唯识。而三界说(现界、种界、真如法界)是有宗唯识论的纲领。唯识论者,把世界上一切物的现象,都说成是心上的一种境相,根身、器界均由阿赖耶识所变现,意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及宇宙万物并非是离开识而独立存在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以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究万殊而归一本”,把旧有唯识学三界八识所分得极细碎的宇宙世界统一起来,将“万化之原,而名以本心”,把物质世界的本源与精神意识等同起来。熊十力所承继的是一份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遗产,其理论思想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新唯识论”不仅从世界观的高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而且代表了中国当时思想界一股重要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