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卷

唐君毅

字体:16+-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君毅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青年时代颇受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学术的影响。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1949年赴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创办新亚书院,兼任教务长、哲学系主任等职。1958年与徐复观、牟宗三、张君劢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受聘为该校首任文学院院长和哲学讲座教授,1967年任新亚研究所所长。

唐君毅对中、西、印哲学思想无不钻研,尤用力于中、西、印三大文化传统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主张以“道德自我”的观念立论,通过人生体验、文化意识和道德理性的探索,来考察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认为应该在哲学体系的基础上,由“道德自我”而扩大为人的生命主体及整个心灵的活动,用以涵盖一切知识与学术文化,建立一个以儒家形上学为核心的、更为广大和融通的哲学体系。他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吸收佛学的“唯识无境”的思想,提出了“心通三向九境”说。

唐君毅主要的著作有:“道德自我之建立”、“心物与人生”、“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中国哲学原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等。这里节选“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的“导论”,以反映当代新儒学的一种学术取向。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是唐君毅系统阐述他的哲学、伦理思想的代表作,1977年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是其一生中最后的巨著。唐君毅对此书有着较高的自我评价,他自称该书是“一生之思想学问之本原所在,志业所存”。作者在该书出版的三十年前,就已经尝试写作此书。其根本义旨,在他早年所著的《道德自我之建立》、《人生之体验》的“自我生长途程”,《心物与人生》一书的“人生之智慧”,《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书的“孔子与人格世界”,以及《人生之体验续编》中的“人生之艰难”,《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的“导论”等章节中均有所阐述,但并未作专门的形上哲学论述。作者的本意是打算在自己的思想学问有更大的进步时再写作此书。后来作者遭遇了母亲逝世、自己罹患目疾险些失明的磨难,最终著成此书。“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的宗旨就在于阐明种种世间、出世间的境界,都与人的生命心灵种种活动相感通,都与感通的种种方式相应。从而求如实观如实知以起真实行,使人的生命存在成真实的存在,以立人极。作者主张以心灵为生命存在的主体,以感通为心灵的活动,以呈现于心灵中而为心灵所感通者为境界,去统摄知识、道德和宗教,力图改变前期仅以“道德自我”为哲学体系之基石的想法,强调由人的生命主体及整个心灵活动的展开,涵盖一切知识与学术文化,以建立儒家形上学的概念为核心的更为广大、融通的哲学系统。该书内容上哲思独运,义理圆融,堪称博大精深、融汇中西之作,在现代新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节选的是该书的“导论”部分,作者系统论述了撰写此书的宗旨与书名涵义,心对境之感通活动及其种别、次序与层位,如是观之意义,如实知与真实行,真实行与生命之真实存在及立人极,哲学之任务,哲学之目标在成教,陈述哲学义理之次序问题,九境建立之理由,九境之概述以及论述九境之方式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