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

洛维特

字体:16+-

卡尔·洛维特(Karl L?with,1897—1973)出生于慕尼黑一个富裕的犹太中产家庭,自己是新教的基督徒。曾追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学习哲学,著述三百多篇或卷,是德国20世纪最多产的哲学家之一。1934年纳粹的上台促使他离开德国,他先是逃到意大利,后又逃到日本,由于德意日战时的联盟促使他最终逃到美国。1941年至1952年,他先后任教于麻省的哈特福德神学院和纽约的新社会研究院。1952年他回到德国,成为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教授,直至去世。

洛维特的思想中一以贯之的内容是对黑格尔的批判。他最重要的著作是《从黑格尔到尼采》和《历史的意义》,前者描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没落,后者讨论了神学和历史的关系。他的早期著作受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分析的影响,也回应了这种分析。他把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描述成是本质上与他人共处的存在,这种存在由人的社会角色和人所熟悉的日常存在的形式定义;而世界本质上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由基本的我—你结构构成的人类共享的世界。他的后期思想以批判历史主义为主,因为现代以黑格尔和马克思为代表的历史主义把历史看做一个救赎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基督教的历史观的世俗形式,却又没有支持基督教历史观的那种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础。洛维特后期也企图回到前基督教的希腊的自然观,并使用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来进行这种尝试。

在“尼采的敌基督教登山训众”一文中,洛维特提醒我们注意尼采反基督教言论的大背景。他指出,从笛卡尔到尼采的西方后基督教哲学从宗教意义上说具有一种模棱性:例如,笛卡尔企图通过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其实将彻底的怀疑置于这种证明之先;黑格尔想通过一种哲学的概念化宗教来彰显和扬弃基督教信仰,却被批评为一种更危险的无神论。后基督教哲学的立足点仍然是基督教传统。尼采看到了德国(神学)哲学的宗教本质,也看到了这种新教(哲学)神学的无神论本质,并对之深恶痛绝,但尼采也把自己的“非道德主义”看成是新教传统的继续,而这种“非道德主义”也是基督教道德自身发展的结果。洛维特认为尼采攻击的不是基督教源初的意义,而是其世俗变形,一种否定此在遏制生命活力的“唯道德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