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利科(Paul Ricur,1913—2005),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出生于法国瓦朗斯市(Valence)一个虔诚的新教家庭并受家庭熏陶从小勤研《圣经》,其父1915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由祖父母养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所忍受之痛苦经历,对他以后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战后他先后任教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大学和朗泰尔大学,又成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客座教授。2004年11月,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他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
利科早年受加百列·马塞尔的新苏格拉底主义的影响,在战俘营中又研读了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战后,他把胡塞尔的《大观念(一)》译成法文。利科从现象学中发展出一套哲学的解释学,建立起具有他自己风格的哲学形态。哲学解释学研究意义得以被带到主体面前的各种各样的结构中——包括文化的、宗教的、社会的和语言的。它将圣经解释和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建立的对文本解释的哲学探讨结合起来,用“与各种结构俱来的对意义的解释”的需求取代作为传统解释学之基础的“自明自动的主体性”;由于这些不同的意义来源不能被调和为单一的论述,从而主体不能声称对文本有绝对的知识。
在“宗教、无神论和信仰”一文中,利科认为,无神论并没有在对宗教的否定和解构中穷尽其意义,而是为一种后宗教时代的信仰开启了视域,因为无神论只是让人抛弃了作为道德神的上帝,一旦他作为偶像被克服,其形象可以作为象征被还原,为了讨论存在的象征,偶像的上帝必须死去。无神论因此成为宗教和信仰之间的鸿沟和关联,它回顾被其否定的宗教,瞻望由它开启的信仰。作者选择归罪和安慰两个论题展开讨论,因为它们是宗教的溃烂处,正是在这里,无神论发现了其存在的理由,呈现其破坏和解放的双重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