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出生于维也纳一个正统派犹太教家庭,三岁时父母离异,童年大部分时间在祖父那里度过。祖父所罗门·布伯是著名的犹太传统和《摩西五经》的学者。布伯接受了多语种的教育:在家中说意第绪语和德语,在学校又学习了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法语、波兰语、意大利语和英语。1892年在经历了一次个人宗教危机后,他放弃遵守传统的犹太宗教法典,并开始阅读康德、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1896年,布伯前往维也纳求学,学习哲学、艺术史、德国研究和语言学。他早年参加锡安主义运动,试图发扬犹太教的精神财富,但是后来他加入了哈西德运动,因为哈西德派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犹太教的精神,而不是忙于政治活动。1904年他退出了大部分社会活动,专心于研究和写作,1923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我与你》,1925年将希伯来圣经翻译成德语。1930年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的荣誉教授,1933年为抗议希特勒的上台辞职,转而建立犹太成人教育中心办公室,对抗当局对犹太人接受公共教育的禁令。1938年他离开德国来到耶路撒冷,成为希伯来大学的教授,讲授人类学和社会学。
布伯对20世纪的宗教哲学、教育、社会学和政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以其宗教的存在主义著称。但是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相比,他更关心的是主体际的关系而不是个人的主体性。到了耶路撒冷以后,他又大力提倡体现在哈西德教导中的希伯来人文主义:“我们可以在一切事物中看到神,也可以通过每一个圣洁的行为达到神。”
在“我与你”中,布伯认为,“我—它”与“我—你”是两种不同的二重分法,表达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当人说“我”时,是在言说“我—它”与“我—你”中的“我”,而非“我”本身。人与物为对象的活动构成了“我—它”的关系,他人被当做可以占据的物,“我”自身也只是诸物中的一个;而“我—你”关系必须凭借人的整体存在才能产生,这种关系不凭借“我”却也无法离开“我”而完成,只有通过“你”,“我”才能成为我。现实的人生就是“我”与“你”的相遇,每个“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万物都融摄于这种关系中,这个“你”指向上帝。只有将整个生命连同世界万有与“你”相遇的人才能与活生生的上帝相遇。人与上帝的“我—你”关系能融摄一切关系并将它们导向上帝,这种人与上帝的对话贯穿于人生和周围世界的一切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