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与其他省份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征各异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旅游资源等为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土地资源种类多,宜耕面积小
从资源学的角度而言,土地资源是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地貌、岩石、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与人文要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全省农用地1525.2×104hm2,建设用地55.2×104hm2,未利用土地181.1×104hm2。
(一)土地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林地广,耕地少
贵州省的土地可分为5个大类,78个小类。多样的土地类型格局为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在5大类土地中,山地面积为10.87×104km2,丘陵面积为5.42×104km2,山间平坝面积为1.32×104km2。坡度在6°以下,集中连片、面积大于6.67×106hm2的耕地大坝有47个,耕地面积6.13×104hm2。全省土地总面积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6.78%。其中,耕地占农用地面积的29.47%,园地占农用地面积的0.78%,林地占农用地面积的51.81%,牧草地占农用地面积的10.51%,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面积的7.42%。土地结构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贵州省林业、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种植业的发展应加强集约化经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大
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不高。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贵州耕地面积的35.07%,35°以上陡坡耕地占贵州耕地面积的8.65%。耕地中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上等耕地仅占22%。土层不厚、土质较差、肥力中等、水利条件较差的中等地占42%。土层浅薄、肥力较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无水利条件保证的下等耕地占36%。而且在中、下等耕地中还有21%左右是不宜耕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