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反贫困的主要成就
贵州省自1986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贵州省贫困人口在西部大开发10年间减少了366.06×104人,其中“十一五”期间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6%,贵州96.7%的建制村通公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十一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777.7×104人减少到2010年的418×10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1%;但2011年尚有农村人口975×104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四位,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60%以上。
产业薄弱是农民脱贫的一个“软肋”。为此,贵州省把调整产业结构及推进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性工作,突出开发式扶贫,核桃、草地畜牧业、精品水果、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特种养殖和乡村旅游等十大扶贫产业呈现“提速发展、后劲增强、增收明显”的良好态势,扶贫开发模式不断创新。目前,贵州省已探索出多种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生物、工程、农耕措施相互配套,促进农村生态良性循环的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融合模式这些以种草养羊致富农民的“晴隆模式”;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的“印江经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长顺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模式”以及西江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等。
贵州省还在全国率先出台激励措施,以“减贫摘帽”和整县脱贫为目标,以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为主要形式,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其他部门资金等多元投入,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相结合,各方合力攻坚,形成党政主导,部门社会参与,资金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将各种有利要素集结发挥,改变零敲碎打的扶贫方式,做活“1+12”、“1+1=N”的算术题,取得了多重互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