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地理

第二节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贫困机制探讨

字体:16+-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论”的观点。纳克斯认为,资本稀缺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使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了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情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从纳克斯的分析看,如果收入水平高,储蓄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的发展会迅速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进而进入一个更高的循环。另一方面,收入水平高也会扩大消费需求。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突破低储蓄率,通过国家集中财力或者借助外力加大投资是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的关键。

“贫困恶性循环论”在帮助我们认识贫困形成的机制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单纯从经济上分析贫困机制是片面的。实际上,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有形贫困与无形贫困的结合体。文化贫困主要表现在文化结构、内容、形式的“贫瘠”,文化意识的保守及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陈旧落后等方面。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最典型的酒文化现象,很少有现代文化的影子。这些隐性因素的存在,使当地人在环境恶劣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为了生存需要而采取原始、盲目的经济开发行为,导致人地关系恶化。也正是因为这种缺乏经济支撑的文化态势和缺乏文化基石的经济择向二者的恶性互动,加剧、加深了这类地区深层次的贫困,且积重难返。只有通过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倡导新型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使人们树立协调共生的人地观,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进步,保证了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扶贫的实践证明,即使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资本供给极端贫乏,当地居民购买力极为低下的喀斯特山区,只要进行适当引导,在提高当地人的消费意识、劳动意识、财富意识以及提供示范样板的基础上,贫困地区完全可以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例如,贵州花江峡谷区,区内喀斯特发育复杂,环境封闭,耕地地块小,地表水严重缺乏,人口压力重,少数民族人口多,资源开发强度高,环境退化十分严重,是贵州省内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贫困地区之一,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脆弱的喀斯特峡谷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下,贫困问题十分突出。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51元,人均粮食仅有181kg,且以玉米、红薯等粗粮为主,尚不能满足农户的基本生存需求。1993年以来,依靠政府扶贫,首先在查尔岩村和云洞湾村部分农户中实施花椒种植项目,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情况下,许多农户在政府几乎没有扶持的情况下,自动购置花椒苗、砂仁苗等进行大量种植,发展特色农业。到2000年,除水淹坝、板围、孔落箐三个村尚未摆脱贫困外,其余各村均已脱贫。云洞湾、查尔岩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农户已不在少数。不仅如此,各村还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使该区农户贫困状况迅速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另外,农户对改变家乡穷山恶水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农户在食品消费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吃玉米饭为主转变为以吃稻米饭为主,家庭食品消费中食用油的消费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可见,提供资本的初始供给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中是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