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引论

第三节 被动性的层级与发生性分析的方法论困境

字体:16+-

在《分析》中,胡塞尔在联想的标题下以感知例示,详尽地探讨了被动综合问题。在那里,《沉思》中那个普遍的确定——“所有后来在主动的形成活动中预先被给予的对象性的构造之被动发生的普遍原则被标识为联想”(I,113)——得到了具体的证实:“所有从原初的被动性中(没有主动自我的任何共同参与)被构造起来的对象都是‘联想地’(亦即根据这种亚人格的、纯粹内在的因果性的规则)产生的。所有那些预先被给予人格自我(有可能在人格性的最低层级上就已预先被给予)的对象,首先是所有异于自我的(ichfremde)对象,都是‘联想地’产生的。因此,作为最初的对象,所有这些对象在其意向的构造的建造中都不回溯到自我的某种‘介入’。”(XI,386)与此相对,主动的自我行为则源于自我的参与,它遵守一种“人格的规则”,而不是联想的规则。但是,自我本身也是一个统摄性地被构造起来的统一性,这种统觉像任何其他统觉一样回溯到联想。因此,“通过联想,构造的成就扩展到一切统觉层次。就像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特定的意向通过联想形成了”(XI,118)。根据这种联想的论题位置的确定,胡塞尔认为:“联想的因果性在原初的时间意识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但也以某种方式在被构造起来的内时间和亚人格的(unterpersonale)内在性的时间对象性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XI,386)

但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联想规则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与联想规则的不同作用方式相应,胡塞尔区分为两个不同的联想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原联想,这是系统的或系统化的触发性唤起的层次。它使活的当下的对象结构得以可能,或者说,它是使杂多达到统一化的原初的综合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再造的(reproduktive)联想和预期的(antizipative)联想。再造的联想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一,回射性唤起的层次。它重新照亮被暗化了的空乏表象,使蕴含在这些空乏表象中的意义内涵达到触发的凸显。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零领域内表象的唤起。其二,真正的再造的层次。它使在第二层次上被唤起的空乏表象变成再造的直观,这意味着再回忆。与再造的联想指向过去的方向不同,预期的联想指向未来。但是,它与再造的联想紧密关联:“它是建立在再造的联想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联想和联想学说,亦即一种关于期待的发生和与此密切相关的统觉的发生的学说。”(XI,119)胡塞尔又称之为“归纳的(induktive)联想”。这种联想的层次划分表明,联想不仅在当下与过去和未来的内容关联中起作用,而且也参与了当下的建构(Strukturierung)。再造的联想和预期的联想在业已被构造起来的对象之间进行,活的当下的原联想则形成最初的触发统一性。这些触发统一性是对象构造的前提。[17]与这种不同的联想层次相应,亦存在各种不同的被动发生层次。原联想层次内存在最低层次的被动发生,而与再造的联想和预期的联想相应的是较高层次的被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