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看,高等学校文科教育具有二重属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价值体系;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作为知识体系、科学,文科教育体现着人类在认识社会方面所达到的科学成就;作为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文科教育又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体现着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阶级利益的要求与历史规律的要求一致到何种程度,文科教育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就会统一到何种程度。抽象地说,任何一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原理或命题都可以归结为纯学术问题。可是,联系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某种理论、某一学科产生的政治背景,联系到文科教育体系,就能看出其政治涵义和阶级倾向。我们只有自觉地意识到文科教育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才能全面把握文科教育的性质,正确对待文科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文科教育在干预社会运作和促进社会理解两个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所谓运作性研究,就是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理解性研究,则是对社会生活及其产物进行解释,探究其中的意义。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引人瞩目的成就,就是集中在社会运作性和解释性相结合的研究上,其主导趋向是为社会决策服务。
文科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从总体上看,文科教育能够指导人们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从局部看,文科中的部分学科及其成果可以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有的本身就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从人才培养看,文科教育直接为社会培养经济学家、金融家、管理者、企业家以及各种社会工作者。文科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不仅象征性地承认了经济学作为“硬科学”的地位,而且也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正在变为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