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某些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的内在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马克思哲学产生于19世纪,它适应了那个时代,同时又超越了那个特定的时代。一种仅仅适应时代的哲学是不可能高瞻远瞩的。
20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一些重要理论的内在价值凸现出来,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当代哲学家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哲学。福柯认为,在现时,研究历史要想超越由马克思所定义和描写的思想地平线是不可能的。詹姆逊指出,马克思哲学“是我们当今用以恢复自身与存在之间关系的认知方式”,它提供了一种“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德里达断言:我们“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仍旧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语码而说话”,“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
福柯、詹姆逊、德里达对马克思哲学的评价是真诚而公正的。在当代,无论是用实证主义、结构主义、新托马斯主义,还是用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乃至现代新儒学来对抗马克思哲学,都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在我看来,这种对抗犹如当年的庞贝城与维苏威火山岩浆的对抗。马克思哲学的确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仍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我不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马克思哲学研究越来越趋于“冷寂”以至衰落。这种观点看到了某种合理的事实,但又把这种合理的事实溶解于不合理的理解之中。
同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中“全民学哲学”的“盛况”相比,目前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确显得较为冷清,许多人对马克思哲学持一种冷漠、疏远的态度。但是,我不能不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的哲学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是一种受功利主义支配和领导人好恶引导的假性繁荣,其中,不乏对马克思哲学肤浅甚至庸俗以及急功近利的运用,而目前所谓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冷寂”,实际上是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本身的一种深刻反思,是对马克思哲学本身的一种学术回归。具体地说,国内哲学界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反思,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反思,以及通过对哲学的重新定位完成了这种学术回归。在我看来,正是这三个“批判反思”以及“重新定位”促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成熟。换言之,目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冷寂”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的衰落,相反,它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