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历史有没有一个本来的真实面目?人们能否透过历史研究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由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日益活跃,在文学和文化理论中盛行之后,也浸透到了历史学中。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一样,后现代历史哲学的兴起意味着知识的不确定性,表征的则是社会的不确定性。以往建立在神学或科学基础上的确定性认识,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受到强烈的质疑。一股失望的潮流席卷全球,许多人失去了确定性的信念,觉得现在转瞬即逝,过去难以琢磨,未来更是无法预料。后现代历史哲学对客观性问题的质疑,是通过三种相互关联的途径展开的:
一是把语言符号和事实等同起来,认为不存在独立于语言符号的纯粹事实,语言本身就是自足的领域,它的意义存在于语言游戏之中,亦即语言的网络之中。在德里达看来,历史事实永远被语言覆盖着,语言的功能又被文化规范的影响掩盖着。人类不可避免地陷于语言的牢笼之中,没有任何理由把历史研究与语言研究视作完全不同的东西,历史写作必须运用语言。
二是重新引入修辞学。随着结构语义学、逻辑学和诗学的发展,西方学术界开始了重建修辞学的努力,修辞学零度、形象化表达的空间、转义度、隐喻度、义位转换法等概念得以提出,“隐喻的真理”几乎成为唯一的真理。隐喻不仅仅是名称的转用,也不仅仅是反常的命名,究其实质,隐喻是对语义的不断更新,换言之,一切语义都只有以隐喻的方式才能得以描述。研究历史著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特别注重其文学性的一面。只要历史研究依然以通常的教育言辞和写作作为表述往昔的优先方式,就会继续保持修辞性和文学性,历史学家的工作就依然保留“文学性”,而不可能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话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