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与哲学连成一体——访杨耕教授

字体:16+-

《中华读书报》记者陈香

我注意到,学者杨耕只穿两种颜色,白色和深蓝,这是一个严谨而又执著的人。就像我对他的数次采访,他从不愿谈自己、说故事,总是执著地把话题转向他的职业、专业和事业。我费劲地从他的话语间隙敲打着我所想探求的“隐私”和情绪,但他从不给我机会。

但你若认为他就是一个“铁皮桶”,那你就错了。当谈论学术的时候,严谨的杨耕消失了,话语充满**、不容置驳,并伴着不自觉的手势,我甚至都插不进问题。了解杨耕的人都说,这是一个没有爱好的人,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麻将,四也不“喝咖啡”(鲁迅言,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除了哲学,他惟一的爱好就是交响乐,因为从中,他有一种“形而上”的领悟。这是一个将事业视若生命的人。我信。

每次我来,即使像我这样的小辈,杨耕也会亲手给我泡上上好的黄山毛峰,这是他的家乡茶。这样的细致每每叫人感动。

这就是杨耕。一个善于宏观思维,又心细如发的人。

“误入”哲学

1956年,杨耕出生在安徽的一个教师家庭。和他的同龄人一样,杨耕经历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但是,杨耕并不认为自己生不逢时,相反,他庆幸自己有了一段特殊的经历。“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使我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深刻的体认,并对我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杨耕把他的学术生涯称为“不断的精神苦炼”。

对于杨耕,选择哲学似乎是一个偶然。“上大学前,我是中学的数学教师。当时一位师长陈仲明,也是邻居,是学哲学的,他对我说,你有哲学天赋,学哲学可能比你学数学更有发展空间。经不起他的‘忽悠’,我改变了报考志愿,把数学改成了哲学。”于是,杨耕于1977年考入安徽大学哲学系,“以此,我踏上一块神奇的土地”。所以,每谈到选择哲学时,杨耕总是戏言他“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