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论与建构论肇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有关实体与属性、一般与个别、观念与世界、本质与现象等诸多范畴的讨论之中;中世纪有关观念是否真实地存在引发了实在论与唯名论的长期争论,并影响了后世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将这个问题引向了认识论的进路;维也纳学派以及实证主义传统力图消解实在论的基本信念;科学哲学之后的各路反实在论则大致信奉建构论的基本主张;但近年来的主流则是实在论与建构论的整合。
第一,科学实在论在科学哲学的各种探索捍卫了科学真理的客观性。“1.最公认的科学理论至少近似为真。2.最公认的科学理论的核心术语是真正有指称的。3.科学理论的似真性是对其预见成功的充分解释。4.科学理论的似真性是对其预见成功的唯一可能的解释。5.一种科学理论即使在其指称不成功时也可以似真。6.至少成熟科学的历史表明越来越近似于对物理世界的真实描述。7.科学的理论主张(观点)在表述上是可理解的,且这种理解明确地为真或为假。8.科学理论形成了真实的、实在的主张(观点)。9.一个理论预言的成功是其核心术语指称成功的证据。10.科学的目的是在表述上为真的物理世界的描述,它的成功通过趋向达到这个目的的进步来推断。”[1]
第二,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在内的“实践转向”更多地展现了真理探索过程中的建构性、建构的社会性以及社会建构的反身性等特点。我们以为,尽管社会建构主义思想纷纭,但其理论实质或思想大势是对知识进行发生学的研究,即从社会生产过程的角度研究知识。“如果不分析知识的建构,也就不能理解知识本身。”(Gerard Delanty,1997)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生产的建构性,因而有效地抵御了本质主义和客观主义,但也容易陷入新康德主义的极端激进思想;它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因而有效地抵御了个人主义和心理主义,但也容易陷入相对主义或文化多元论;它强调对知识进行社会建构的辩证性,因而有效地抵御了绝对主义和各种决定论,但也容易陷入对知识进行过度文化诠释的“修辞学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