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6年11月30日,农历丙戌年冬月初七,我出生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
父亲是旧社会的职员,家里一直很穷,买不起课本之外的书籍。说不清为什么,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哥哥的课本,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一类的课本,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儿时的最大乐趣,就是读“小人书”。在那时的“小人书”店里,厚一些的2分钱看一本,其余的1分钱看一本。我的许多知识都是从“小人书”中看来的。上中学的时候,每周两元钱的伙食费,常常是母亲在周日向邻居借来的。在那么艰难的日子里,我居然订阅了两本杂志——《世界知识》和《文学评论》。工作以后,填写的各种个人材料中,常常有“爱好”或“特长”一栏。想来想去,唯一可以填写的,就只有“读书”这一项了。
大约是在上初二的时候,我读了李卜克内西和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又读了梅林的《马克思传》和科尔纽的《马克思恩格斯传》。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1966年,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报考了哲学专业,然而“**”开始了。在既无学可上又无工可做的几年中,在尚未关闭的图书馆里,我认真地阅读了《鲁迅全集》,并翻阅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在翻阅这些著作的日子里,我的头脑中常常浮现出美国诗人朗费罗和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两句“格言”:“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够生活得高尚”;“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在到农村当“知青”的日子里,在回城当工人的日子里,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我也希望自己像马克思那样,“为全人类而工作”。
1977年,当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终于到来时,我又一次报考了哲学专业,从此开始了我的真正的哲学“专业”学习。1982年年初,我大学本科毕业,选择留校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1986年,我又有机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在1990年以“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这篇论文而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有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会想到以“辩证法的批判本性”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为什么会想到哲学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我想,这不仅是“专业”研究的一个成果,而且更是我从生活中体悟出的对“哲学”的理解。在2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以这种“前提批判”的哲学理念,大约写作和发表了200余篇论文,还写作和出版了十几本书,于是在自己60岁的时候,以这十几本书为主要内容,汇集成了现在的这套九卷本的个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