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史—世界社会主义史的一个考察
在前面的考察中,我们以理性、自由、实践批判和世界历史作为核心概念,以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作为特定的透视视角,尝试对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进行了初步解读。在这一探索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形成和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范式和解释框架。在解析包括世界历史理论在内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挖掘、表达包涵在马克思历史理论中关于资本运动、世界历史与自由个性(人类解放)三者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马克思在他的实践批判即哲学—经济学批判中,在探索和展开资本、历史与自由三者内在统一的深刻的理论逻辑和伟大的思想创造中,形成了包括现存世界与未来世界、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在内的一系列深刻的、多重的内在张力的思想体系。贯穿在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以及在这一内在张力统摄下所展示出来的一系列复杂的张力结构,为我们深入考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就与经验、问题与教训,提供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解释框架和方法论视角。[1]
[1] 马克思历史理论除了存在着上述的内在张力外,还存在着与它们有着密切内在关联的资本与劳动、历史与伦理、历史与自然、民族与阶级观点之内在紧张、矛盾与对立的多重的内在张力。而由所有这些内在紧张所形成的动力结构,在马克思不同时期、不同著作文本中,由于论题、目的、侧重点以及语境等原因,它们又常常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构成张力的两个方面也常常处于不均衡状态。马克思历史理论所包含的具有多重内在张力的解释框架和张力结构,对马克思历史理论、著作文本的理解史,从而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前面谈到的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阶级斗争”观点的理解和发挥,就对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史,对中国的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以及对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都产生了深远的理论影响和重大的实践作用。这是拙作“余论”试图进行阐释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