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27~30日,朝阳、阜新、锦州、铁岭、沈阳、辽阳、抚顺、本溪等市的22个县134个乡先后遭雹灾,降雹时间一般为15~35 min,最大冰雹大如鸡蛋。29日阜新最大积雹厚度达7 cm。这次冰雹灾害面广、密度大,风雨交加,灾情严重,受灾农田总面积达12.3×104hm2。
6.寒潮
(1)寒潮标准
影响辽宁的寒潮标准定为: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 ℃,同时24 h降温大于等于10 ℃或48 h降温大于等于12 ℃,凡达到上述标准,即为一次寒潮天气。
(2)寒潮次数
寒潮是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因此,选用辽宁西部的朝阳、中部的沈阳和东南部的丹东3个代表站冬半年的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统计。
冬半年的寒潮次数以朝阳较多,平均达7次,1965年冬半年(即1965年9月至1966年5月)最多达15次;沈阳次之,平均为4次,1956年冬半年最多达9次;丹东较少,平均为3次,1965年冬半年最多也达8次,仅丹东1975年冬半年未出现寒潮。此外,东部山区的清原寒潮出现次数最多,冬半年10次以上。
(3)寒潮发生时间
朝阳和沈阳在9月至翌年5月各月均可出现寒潮,但朝阳9月和5月较少出现,沈阳9月和4、5月极少出现;丹东则在9月至翌年3月出现寒潮,其中9月和3月极少出现。寒潮最早出现日期:朝阳在9月8~10日,沈阳在9月18~20日,丹东在9月24~26日,即朝阳比丹东早出现半个月。寒潮最晚出现日期:朝阳在5月25~27日,沈阳在5月9~11日,丹东在3月23~26日,即丹东比朝阳早结束两个月。
(4)寒潮强度
一次寒潮侵袭,一般可使辽宁连续降温2~3 d,少数只降温1 d,朝阳、沈阳最长连续降温可达6~7 d,清原达8 d。一次过程最大降温值,朝阳(清原)可达33.4 ℃,沈阳达27.2 ℃。48小时最大降温值,朝阳可达24.0 ℃,沈阳达19.8 ℃,丹东为15.6 ℃,清原24小时最大降温曾达28.7 ℃。当冷空气侵入西部朝阳时降温比较剧烈,有半数冷空气在24 h内降温就已达到寒潮标准;沈阳有1/3次在24 h达到寒潮标准;而丹东仅有1/5次在24 h内达到寒潮标准,其中有4/5次是在48 h才达到寒潮标准。东西部山区寒潮次数多、强度大,中部平原(沈阳)次之,东南部沿海(丹东)寒潮次数少、强度弱。这与地理位置、地形等的影响,及冷空气团在南下过程中往往会变性减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