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才从马克思遗稿中发表的这份手稿是理解卡尔·马克思全部著作的重要钥匙。苏联及其仆从国中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大多数共产主义政党都认为这份手稿是“不成熟的早期著作”而不予重视,因为它还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但另一方面,这恰恰是特别吸引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处。1932年,齐格弗里特·兰茨胡特(Siegfried Landshut)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3卷)的编者同时出版了这个文本。兰茨胡特认为这个文本富有不同寻常的启发性,这是有根据的。就如何评价这份手稿始终存在意见分歧。对于那些由黑格尔出发来解释马克思及其批判的辩证法的思想家来说,这个文本是不可缺少的,例如,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和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另一些人指责马克思是自为的实证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家”,认为这个文本是不成熟的早期著作而干脆加以拒绝。这些人首先是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在较低程度上还有大多数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即使是在这部简短的专题著作中也完全有理由去详细研究马克思的这个文本,和他的另外一份遗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从政治观点出发,富裕和贫穷之间巨大差距的产生显然无法解释,“贫穷”的困境也无法克服。1844~1845年,马克思发现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的古典经济学原理,其中劳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这些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劳动、利润和地租是“已知的”概念。他们同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