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是《历史与阶级意识》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被誉为“卢卡奇通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典范”[227]。该篇围绕“物化”的出现、展开以及扬弃进行研究。在该篇中,青年卢卡奇通过“物化”理论第一次全面地剖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某种不同于马克思的关于现代性的“诊疗方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相对完满的现代性辩证法。[228]国内学界一般把卢卡奇哲学视为一种现代性批判理论[229],恰恰也是在这一维度上,“物化”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便是对该理论的一种“深化和扩充”。但我们知道,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或其“现代性诊断”,所指向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必然性,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而不是像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只是开展一种话语批判。阿格尔就指出:“卢卡奇并不是一位满足于仅用教授学者的公允标准来估价自己理论的教授。”[230]因此,“物化”理论是不能仅仅归结为话语性的现代性批判的,必须还其整体面目,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其哲学。在笔者看来,卢卡奇哲学首先是作为一种现代性辩证法而出现的,因为如果将现代性辩证法理解为一个整体的东西,那么现代性批判只是作为其一个环节。尽管其辩证法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困难,但在复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维度方面卢卡奇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而其现代性批判只有置于整体的现代性辩证法理论中才能获得完整的理解。
一、物化:从分析商品拜物教开始
“物化”理论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的研究是从分析商品拜物教开始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现象,但只是现象而已,并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青年卢卡奇认为只有深入到商品关系的结构之中,才能发现一切对象化形式和一切主体性形式的原形。他提出商品结构的本质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从而掩盖了社会关系的本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物来反映。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也就是出现了“物化现象”。卢卡奇在援引《资本论》中关于“物化”基本现象的描述的基础上[231],提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与人相对立。这在客观上表现为物与物之间关系的世界,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活动本身也变成一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