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首先是——并且归根结底是——本体论(Ontology,或译存在论)性质的。正是这一深刻的本体论革命意味着——并且标志着——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破产。然而,这样一场对于整个哲学来说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本体论革命,却很少得到切近的理解和真实的估价。它往往只是在现成观念的无内容的形式上,甚至只是在纯粹的辞令上被加以理解和讨论。既与的哲学“因素”,诸如唯物主义或辩证法、实证科学或革命意志、费尔巴哈或黑格尔,以及它们之间按各种比例配制的混合物,据说就如此这般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由此而来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这样的争论并非没有成果而且总具有它的“实际意义”,但却依然是表面的。更加重要的是:当这样的争论实际上局限于超感性神话学的范围之内时,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也就先行地被理解为这种神话学的一部分了。就最终的论断方式来说,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是如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也是如此。不过这种情形反过来却印证了由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所引导的基本见解之一,即:除非具有超感性神话性质的现代世界本身实际地发生解体,否则的话,超感性世界的神话学就不可能真正垮台。
一
1943年,海德格尔郑重其事并且颇费周章地阐释了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他说,在尼采的思想中,“上帝”是被用来表示超感性世界的,亦即是被用来表示理念和理想领域的名称。从源头上说,自柏拉图以来,这一超感性领域被当作真实的和真正现实的世界(形而上学世界),而与之相应的感性世界则是尘世的、易变的,因而是完全表面的、非现实的世界(宽泛意义上的物理世界)。因此,“‘上帝死了’这句话意味着:超感性世界没有作用力了。它没有任何生命力了。形而上学终结了,对尼采来说,就是被理解为柏拉图主义的西方哲学终结了。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看作对形而上学的反动,就他言,也就是对柏拉图主义的反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