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概况

字体:16+-

评述和探讨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仅仅局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到当今对于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追踪和反思,近30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研究范围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进程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初步引进阶段

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不仅在实际生活上直接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在理论层面上引发了相当程度的变革。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起步的。[1]1978年,徐崇温在《国外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了题为《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和观点综述》的文章,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说法的由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德拉—沃尔佩学派、阿尔都塞学派的代表性思想。1981年,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英国新左派学者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同年,由云南省外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外国哲学史讨论会对当代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主题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当中。1982年,徐崇温出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由此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研究也开始起步。

由于刚刚起步,再加上当时整个哲学界的研究状况和国外研究资料的限制,这一阶段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介绍和引进上,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评介也不够深入,而且多持批判的态度。基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研究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介绍主要包括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等,而具体的思想介绍主要集中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的辩证法”和社会批判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方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