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即可验证、可检验、可证实性。而这正是近代经典自然科学的最本质规定和要求。一种观察陈述或假说,只有得到足够充分的实证材料或实验结果的支持,才被认为是科学的。因此,准确性、精确性、确定性、可重复性等,是“实证”的基本内涵。近代自然科学作为科学,无疑是以其实证性为标志。近代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基本的自然科学学科,都由于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普遍应用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然科学研究正是由此而建构起了自己相对独立的方法论体系。这种方法有效性给了人们一种基本的信念:一旦将它们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便当由此而成为科学。总的来看实证思维的认知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证”认知的社会背景。认识的实证化,无疑也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急风暴雨般的大革命过后,社会发展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巩固、改革、完善与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生产,要求建立结构严密的社会体系。定量化的商品流通,对社会组织的严密化提出了要求。建构一个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运行协调、行动高效的社会组织系统,要求人们对现实社会及发展趋向进行切实的调查研究。社会改革既为人们实证地认识社会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近代研究的实证方法,就其历史渊源,直接地可以回溯到19世纪的经验社会研究。经验社会研究在当时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改革面临着大量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例如,工业化时期城市居民的迅速增长,贫富的两极分化,劳动大众的赤贫化,犯罪率的增长,阶级斗争的普遍加剧,等等。防治或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作为当时的社会代表的国家(尤其是美、法等发达国家)提出了一种社会要求——用经验方法研究不同居民集团(阶层、阶级、尤其是劳动人民和贫民)的生活条件、福利状况和行为特点等。在改革陈旧社会制度,如教育制度、人民保健制度、地方管理制度和议会制度等方面,通过统计调查方法进行社会研究,更是显得重要,成为当时以社会立法和政策修订为目标和内容的社会改良运动的一部分。当时的社会统计调查已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各种类型的社会情报机构开始分化,各种统计学会也逐步建立起来。遗憾的是,当时的经验社会研究一直脱离社会学理论,脱离大学,因此未能在推进社会理论研究方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