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问题是认识论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对认识本质的理解经历了由生物学的直观到抽象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的发展过程。早期唯物主义者把人等同于生物,把人的认识类同于动物的反映特性,把认识活动看作纯生物体受到对象和环境的刺激而引起的消极被动的反映。古代哲学的影像说、蜡块说,近代哲学的白板说、感觉论,都属于这种理论。它们既不能说明人的认识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也不能说明人为什么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其发展趋势,甚至创造出历史上和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东西,等等。
唯心主义者突出强调人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把认识看作观念要素的组合,而这些要素要么来自不死的灵魂,要么来自主观感觉,要么来自某种“先验的知识形式”,而认识的任务就是对这些观念要素进行整理、重组、综合等。因此,认识的本质就是精神的自我创造。这种对认识本质的理解注意到了人的能动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但又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否定了认识的客观来源,也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活动的实际过程。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许多派别也不满足于把认识仅看作对于对象的直观反映和简单“摹写”,试图从主体自身方面揭示认识的本质。法国生命哲学代表人物柏格森提出“理智交融说”,认为只有借助于直觉—理智的交融,才能使主观意识与客观对象融合起来,实现对客体的认识。新实证主义主张“直接呈现论”,认为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认识,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摹写,而是对象直接进入意识之中的结果。批判实在主义者主张“特性复合体”,认为认识主体向认识客体发生关系必须通过“特性复合体”这个中介。现代西方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这些看法,力图寻求连接对象与认识的中介和认识与对象的内在关系,但由于他们脱离了实践去理解认识和认识的能动性,结果与历史上的观念要素组合论一样,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同样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活动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