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四、感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存在

字体:16+-

在认识主体自身的存在中,一对基本的矛盾是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关系。认识主体对任何事物的把握,以及在把握事物中所构成的各种矛盾,都根源于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的存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深切地展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作为认识主体,人既是一个感性的存在,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哲学史的全部的矛盾,就蕴含在人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的矛盾中。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几乎都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当中发现了世界自身的矛盾,发现了人与世界的矛盾。黑格尔认为,哲学的真正开端是巴门尼德,因为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问题。巴门尼德之所以能够把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把握为一个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就是因为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当中,经验的世界或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被分裂了。

这就提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们的感性把握的存在是对象的那种可观察的实体性的存在,而人们的理性看不见这样的存在;反过来,人们的理性所把握的存在是关于对象的内在规定性的存在,是我的感性把握不到的对象的本质。由此,又产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感性把握到的现象是真实的存在,还是理性把握到的本质是真实的存在。反过来,是感性把握到的现象是非真实的存在,还是理性把握到的本质是非真实的存在。一句话,由人的感性和理性引起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

感性和理性是人的一对内在的矛盾,而不是一个一先一后的过程。认识的主体既是感性的存在,又是理性的存在,所以,他把经验世界把握为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对于感性来说的存在,对于理性来说是非存在;对于理性来说的存在,对于感性来说是非存在。正是对什么是存在、什么是非存在的探求,古代哲学形成了一对范畴,即“本体”与“变体”。整个哲学始于对本体的寻求,寻求最真实的存在。从认识论看,哲学最真实的存在就是源于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为了求解存在与非存在的矛盾,古代哲学形成了本体与变体这一对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