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存在着三种思路:一是从人的欲望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归结为人的自然欲望的结果,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只是在于欲望的过度,只需从道德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自然欲望进行限制;二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把市场经济归结为一种理性经济,其中,经验理性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理性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思辨理性主义则强调国家理性对社会的总体控制作用;三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对经济规律的强调、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都体现了这些要求。但是,在马克思之前,这一思路在理论的深层依据上仍然强调理性的作用,对人性的追问与界定构成这一思路的哲学前提。马克思同样强调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性,但与斯密、李嘉图等人不同,马克思同时强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必须回到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回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7]。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资本逻辑呈现出来了,资本批判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和标志。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18]。这就是说,资本不是物本身,但又是通过物并在物中而存在的。同时,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又赋予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最基本和最高的社会存在物,它自在自为地运动着,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现代社会:“在土地所有制处于支配地位的一切社会形式中,自然联系还占优势。在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优势。”“如果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方面创造出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那么,另一方面也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而且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之外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自为的合理的东西。因此,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人的需要。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19]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具有支配一切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