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字体:16+-

马克思后期的批判理论既没有用早期的人本主义批判统摄批判话语,也没有抛弃早期人本主义批判的理论意图——实现人类解放,而是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具有了科学的理论视界。这种科学的理论视界体现为对价值批判的现实定位、对概念的历史性理解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矛盾分析。正是在这一全新的科学视界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马克思对社会的批判最初依赖于黑格尔哲学的自由理性,后又借助于费尔巴哈哲学的异化史观。虽然哲学的立足点发生了转换,但从哲学批判的总体视角来看,马克思早期对社会的批判都是以先验的“应该”范畴为理论内核的,以此为基础的社会批判只能是一种以价值悬设为前提的道德批判。马克思在实现哲学变革后,对社会的批判发生了彻底的视界转换,即扬弃了以价值悬设为前提的道德批判,对价值批判进行了现实的理论定位。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通过对感性确定性的分析指出,人们不可能完全原封不动地表达所感觉到的东西,当人们说看到了某个杯子时,人们已经在运用知觉思维,实际上是在运用概念表达所见到的东西。因此,人们是生活在理性或思想之中。黑格尔的这一分析,实际上揭示了传统哲学为什么总是从思想出发理解现实的根源。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对社会的批判,就是重在如何使社会生活更加符合理性,康德、黑格尔乃至费尔巴哈都是从这里获得哲学的批判力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这一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把现实纳入一个具有统摄性的逻辑结构中,在一种理性的信仰中完成了对人的统治。

马克思哲学就是针对黑格尔哲学的思想中心论发问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一开始就谈到青年黑格尔派离开现实空谈思想的错误:“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4]马克思的观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物质生产,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思想、观念、意识都是人们物质生产的结果,语言也是从人们的物质生产中发展而来的;意识是对现实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5],意识的独立发展源自社会分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