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精装)

三、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

字体:16+-

“科学发展观”可以一般地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全面发展。这样一种发展观无疑具有一种超越特定社会发展时空的普适性,但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却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上去理解,而只有将其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够展现其丰富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这首先意味着国家重大战略思想的一次转变,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转变。对于这样一种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我们必须将其与20世纪80年代那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将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联系起来,才能够获得适当的理解。可以说,第一次转变,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开了思想通道;而这一次转变,则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表面上看,上一次只是着重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这一次则强调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全面发展,对上一次只强调经济作了补充。但如果这样理解问题,那就是把极其复杂的社会发展问题简单化了。这两次战略思想转移的重大意义,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我们只有将其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深刻改变的历史背景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为理解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说明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作用。笔者在别处[23]曾经详细论证过,如果我们把社会基本结构理解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活动领域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物质生产水平大致稳定,易生波动的社会秩序对于人类生存便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又由于分工和交换的不发达,社会秩序的获得便主要依赖于政治活动的强力整合作用,经济活动对此则很少贡献,于是,政治活动便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并要求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服从于自身,从而使得三大活动领域以政治为中心统合为了一个整体,即诸领域合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工与交换高度发达,人们之间由此而建立起了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纽带关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得经济活动本身就直接构成了一种保证社会秩序的整合力量。这样一来,政治活动虽然仍具有社会整合的重大作用,但统合一切领域的中心地位在客观上却不再是必要的了。由此引出的结果是,各个领域间将不再存在一种直接的从属性关系,而是相互拉开了距离,相对分离了,即诸领域分离。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这是从非市场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时,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基本价值关系所发生的最为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