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意在从哲学的一般功能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趋势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一探讨一方面是欲对这一趋势作一客观的描述,另一方面则是试图从这一趋势发现我们应该自觉地加以推进的方向。为此,我们首先要对哲学的功能作一简单的规定,然后从不同历史情势下哲学的功能侧重点的不同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侧重点的变迁。
1.哲学功能的两个方面:方法论与人生观
一般的哲学教科书都将哲学规定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所谓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的总体性观念。但世界这一概念往往又被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把“世界”理解为包容一切的存在,这样理解的“世界”自然也就包括人自身在内;但“世界”也往往被理解为人或主体之外的存在,这样理解的“世界”便不包括人自身在内。在前一种意义上,所谓“世界观”便是关于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世界的总体性观念;而在后一种意义上,所谓“世界观”则只是站在世界之外的“观世界”,关于人自身的总体性观念则成了与之相对待的“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又常说哲学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但这种用法容易引起概念上的混乱,故在这里,我们只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世界”和“世界观”概念。但后一种用法中蕴含了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人自身并不简单地是世界万事万物中的一种事物,而是与外部世界相对待的主体性存在。关于人自身存在的总体性观念的人生观也不同于关于其他事物存在的观念,而是有着能与整个外部世界相对待的主体性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人或主体的世界以及与之相对待的外部世界或客体世界。与之相应,我们可以将人类生活实践划分为处理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生活实践与处理我们自身关系的生活实践。前一类实践可一般地称为“做事”,后一类实践相应地可称为“做人”。当然,这两类生活实践实际上是纠缠在一起的,而不是分别地进行的,但我们可以从观念上将其分别开来。从哲学的功能上看,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其意义就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即作为最一般性的指导原则指导人们“做事”和“做人”。这一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世界观,分开来看,就分别是“做人”与“做事”的最一般指导原则。“做人”的最一般指导原则当然就是人生观,而“做事”的最一般指导原则,在世界观的后一种意义上当然可称之为世界观,但为避免概念混乱,我们将之称为方法论,即“做事”的一般性方法。这样,从哲学的功能上看,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就构成了总体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