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求知明理: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前言

字体:16+-

从1981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以来,与哲学有关的文字,我写了不算太少。与那些冗长并且常常有些晦涩的“论文”和“著作”相比,似乎还是几篇非专业的杂感随笔,更能向家人和朋友显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还稍微有一些价值。于是,趁着北师大出版社编辑饶涛先生约稿的机会,把自己发表过的非专业短文浏览一番,从中选择出一些,再加上未曾发表的少量文章,组成读者面前的这本集子。

这本集子的主题是对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也可以说是对一些非哲学问题的哲学思考。套用一位伟人的名言,我的观点大概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讨论哲学的问题,而问题在于讨论非哲学的问题。”要问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我希望不仅在本书第一篇文章“哲学: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业”中,而且在书中的其他文章当中,都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

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国际问题等非哲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就是本书书名“求知明理”的意思。说哲学思考是为了“求知明理”,或许会使有些希望用哲学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终极关怀的人们感到失望。但我确实想表明,在我们这个时代,仅仅依靠我这样的人的能力,是已经很难指望哲学还能像宗教那样,一手颁布这个世界的意义,一手提供另一世界的许诺了——尽管像其他任何专业一样,甚至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对于以虔敬态度来从事它的人们来说,哲学依然可以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内在意义。

本书名曰“求知明理”,还想要强调这样一个想法,即书中的文字,以及类似的其他文字,与艺术作品属于不同的范畴。同样套用一位哲人的名言,讲理是学术作品的首要价值,正像靓丽是选美女郎的首要价值一样。学术作品靓丽一些当然最好,就像选美女郎若讲理一些也是锦上添花,但在评价某篇文章、某部著作或某位学者之工作的时候,仅仅说“漂亮”或者“差劲”,说“很棒”或者“很糟”,至多能当做评价的一个部分,而不能算是评价的全部结论。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