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逐步认识
近年来,我有一个越来越突出的感受,就是有些历史工作者,由于不了解中国史学,所以在讲到中国史学的时候,常常跟实际情况相差很远。比如,过去经常有人讲,中国史学动辄言必称三代,今不如古,所谓“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等等。这些话,从今天看来都不妥当,也不正确,而且也早就受到了批评。如果一个史学工作者以外的人来讲这些话,尚情有可原;但对一个史学工作者来说,这就不合适了。这种情况说明,有些人包括部分史学工作者,还不了解史学史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它的重要性。
史学史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反思的学科。它是我们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了解史学史,是一个历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不了解史学,一旦涉及评价问题,就同我们研究史学史不了解历史一样,难免出错。中国史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对这样一个丰富的遗产,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中国史学的丰富遗产中,有许多优良传统。今天来重温这些优良传统,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优良传统对于促进当前的史学工作,对于我们从事这项事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白寿彝先生说,史学遗产中有“优良传统和非优良传统的区别”。[261]我们讲的是优良传统。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东西,并非都是好的,它有过时的,有落后的,有的在今天看来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我们都要清楚,不能说好就都好,说不好就全不好。我们对中国史学传统里面的优秀部分,要特别加以研究、继承和发扬;对不好的传统,我们也要了解,要能够说明它,要引以为鉴,但它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要继承优秀的东西,作为我们今天的学术养料,这是研究史学史的基本宗旨。优良的史学传统,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史学的一部分,是史学遗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