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史学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积淀着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洋溢着自强不息、革新进取的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教育的自觉意识,记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史。这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们感到庆幸的是,在漫长的年代里,我们的先人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箴言和启示:
——《易经》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435]。
——司马迁告诉我们:“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436];他写出了第一部翔实的通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37],为了“述往事,思来者”[438];他告诫后人,对于历史,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439]。
——唐代史学批评家刘知幾以深邃的史学思想指出一个真理:由于“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后人方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提醒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做一个贤者。他还写下了掷地有声的几句话:“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440]他把史学经世致用同人民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宏伟著作《资治通鉴》的主旨,概括起来,就是以“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441]的史事入史。这两句话,从“通”和“鉴”的意义上说,它可以超越时空而产生巨大的思想震撼,使后人沉思不已,并奋起而有所作为。
——清初史学家王夫之不仅读懂了《资治通鉴》,而且“读懂”了中国历史,在此基础上写了一部《读通鉴论》。在他看来,《资治通鉴》这部书包含着“国是”“民情”“边防”,以及士人行为准则、学人品格要求等,而历史上的经验则是“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442],这部书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可谓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