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过史学而认识历史,从而丰富了知识,增益了智慧。这固然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通过了解过去而认识现在和观察未来。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以及从中汲取的启示和智慧,只有运用于现实和未来时,才获得了真正的社会价值。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提出了“彰往而察来”的思想[90],认为使过去的事情显明彰著起来,可以作为借鉴,用以察知未来。先秦时期的政治家也早已认识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六而以智氏最强。智伯向韩、魏索取土地、人口,都达到了目的,又向赵氏提出同样的要求。赵襄子拒绝了智伯的要求,并用张孟谈的计谋与韩、魏合作,大败智伯之兵;智伯身死,国亡地分。赵的国力得以巩固,张孟谈居首功,地位显赫,“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这本符合常理,但张孟谈却认为不合乎“持国之道”,于是向赵襄子提出要“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赵襄子大惑不解,下面是赵襄子跟张孟谈之间的问对:
——襄子恨然曰:“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子何为然?”
——张孟谈对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91]
赵襄子见张孟谈“怆然有决色”,又听他讲得很有道理,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这样,张孟谈乃“纳地释事以去权尊”。三年后,韩、魏、齐、燕四国谋赵,赵襄子再度重用张孟谈而四国谋败。
不论是哲人,还是政治家,他们说的“彰往而察来”“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都说明了人们之所以十分重视认识历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现实、为了未来。秦汉以后,这个思想由史学家进一步阐发和丰富,成为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优良传统之一。这个传统,从司马迁撰《史记》以寄“述往事,思来者”之意[92],到章学诚以记注、撰述定史学两大“宗门”,认为“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93],是一脉相承的。综观诸家所论,认识历史是为了判断现实、观察未来,其中根据和道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