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新的世纪,史学怎样思考
面向新的世纪,史学工作者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新的任务,在扩大视野、拓展领域、改进方法、严肃学风、提高科学水平、增强史学活力等方面,都有许多工作要做,真是任重而道远。毋庸置疑,这些工作所能进行的程度,所能达到的成就,将决定中国史学在下个世纪的面貌,决定中国史学在2l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具体说来,这将决定在未来的世纪里,中国史学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史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公众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无私的。
历史无情,是因为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历史潮流的前进;历史无私,是因为它总是一如既往地给一代代人留下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智慧而永无止境。问题在于,人们如何面对历史潮流,怎样看待历史智慧。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都懂得这些遗产和智慧对于人们从事现实的与未来的创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也就必然能够更好地面对历史潮流。而面向新的世纪,我们的史学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历史潮流、历史智慧与人们的历史活动的相互关系,提高人们对于历史智慧的认识,促进人们学习历史,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二、历史运动与历史智慧
人们在自身所参与的历史运动中,创造和积累了历史智慧。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80]。这反映出了在很早的古代,人们就懂得十分重视前人所创造和积累的道德、智慧。这里说的“前言往行”,后人解释为前辈贤者的嘉言懿行,包含有道德、学识、智慧的广泛内容。因此,这里所说的“德”,也就具有道德、智慧的深刻内涵了。所谓“畜”,是培养和积累。诚如南朝史家裴松之在理解这句古训的时候写的:“畜德之厚,在于多识往行。”[81]这个古训揭示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人们从历史中可以得到“德”,即得到道德、学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