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史学论稿(增订本)(第七卷)

再版自序

字体:16+-

1989年,我出版了《唐代史学论稿》一书,在此之后的20多年间,就没有再专注于唐代史学了,回想起来,总感到有些愧疚!当然,这些年来,因偶然回眸,心有所得,也断断续续写了几篇关于唐代史学的文章,趁着这次本书再版的机会,我把它们补充进来,也算是表明自己并未完全忘却这一研究领域的心迹吧。

当我撰写了几本贯通的中国史学史著作之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唐代史学,我以为它在一些方面还是能够反映有唐一代的盛大气象。

首先,唐初的官修史书,仅“正史”方面,就有《晋书》《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史》《北史》八部史书面世,占了“二十四史”的1/3。其中,《隋书》《南史》和《北史》,都是颇具特色的“正史”。

其次,刘知幾所撰《史通》,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推进到更加自觉的和有体系的阶段,反映了史学家自我批判的大度和勇气。《史通》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后世史家进行史学反思和史学前瞻的重要内容,是启发人们思考、推动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再次,杜佑所著《通典》,开中国古代制度通史的先河,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国家职能的清晰认识,撰述中的史和论的结合,以及对历史著作“将施有政”的撰述目的,在史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杜佑《通典》在历史理论方面的成就,可追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成就,乃是“九通”之渊源,是中国制度文明史撰述的承前启后者。

还有,集思想家、文学家、史论家于一身的柳宗元,千百年来,其深邃的思想和隽永的华章被一代又一代学人传诵,而他的通达的史论确已具备了“疏通知远”的境界,却或多或少被人们忽略了。而今,当是凸显柳宗元史论价值的时候了,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是可以与杜佑比肩而立的。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