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史学论稿(增订本)(第七卷)

论《通典》在历史编纂上的创新[1]

字体:16+-

唐代中叶史家杜佑(735—812年)所著《通典》200卷,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典制体通史,即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这是杜佑在历史编纂上的一个很重要的开创性工作。跟杜佑大致同时而又“颇详”《通典》“旨趣”的李翰,在《通典》序中写道:

(杜佑)采五经群史,上自黄帝,至于有唐天宝之末,每事以类相从,举其始终,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论议得失,靡不条载,附之于事。如人支脉,散缀于体。凡有八门,勒成二百卷,号曰《通典》。[2]

这一段话,概括了《通典》在历史编纂上的总的特点。其后,学人之论《通典》编纂者,大多祖述李翰《通典》序。例如,宋人陈振孙云:“《通典》……采五经群史、历代沿革废置、群士论议,迄于天宝,凡为八门。”[3]清人纪昀等谓:“(《通典》)所载上溯黄虞,讫于唐之天宝;肃、代以后,间有沿革,亦附载注中。……其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考唐以前之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4]

综观前人所述,《通典》在历史编纂上有三个特点,即:主会通,立分门,重论议。而《通典》对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则显示出其作者在历史编纂上的创新精神。现就这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先说主会通。《通典》主要取材于历代正史书志,它跟后者最大的区别是:《史记》以下历代正史书志只记一代或数代典制,属于典章制度的断代史;而《通典》则将历代正史书志融会贯通,撰成一书,成为典章制度的通史。

自班彪、班固父子著《汉书》至杜佑《通典》问世以前,六七百年间,史学有了很大发展。从历史编纂上看,这个发展主要表现在断代史的著述取得了很大成就,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篇对此作了总结。可是,这期间的通史著作,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值得提到的,只有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吴均等撰《通史》600卷[5],以及北魏元晖召集史家崔鸿撰《科录》270卷[6]。刘知幾批评《通史》说:“其书自秦以上,皆以《史记》为本,而别采他说,以广异闻;至两汉以还,则全录当时纪传,而上下通达,臭味相依……大抵其体皆如《史记》,其所为异者,唯无表而已。”至于《科录》,他认为“其编次多依仿《通史》[7],而取其行事尤相似者,共为一科,故以《科录》为号”。他对这两部书的总的看法是:“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8]刘知幾对《通史》和《科录》的批评是否惬当,已无据可考。但我们从他批评《史记》“为体之失”“撰录之烦”来看,他对《通史》和《科录》做出这样的评论是不足为怪的。问题在于,刘知幾虽然对通史著述在历史编纂上多所指摘,可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提出如何撰写通史的创见。这时,关于通史著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编纂上来看,大致还停留在《史记》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