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中唐”,是指从唐玄宗天宝初年(起于742年)到唐宪宗元和末年(止于820年)之间约80年的唐代历史,跟中国文学史上所说的“中唐时期”在断限上略有不同。唐玄宗开元末年,唐皇朝的盛世已出现衰败的朕兆,而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755—763年)则严重地阻滞了唐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势头,同时也使盛世时期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统统爆发出来。其中,如藩镇问题、土地问题、财政问题、民族关系问题等,都十分严重,成为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政治家的改革,思想家的论辩,史学家的沉思,以至诗人的咏叹,都使他们在面对严峻的现实这一点上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人们所熟知的“两税法”、《封建论》、“三吏”、“三别”等,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唐代史学风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几种新的发展趋势。
一、明确提出史学的经世作用
中国史学历来跟政治有密切的关系。这个传统起源于久远的古代,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2],可以说是它的思想的源头。《左传》一书在这方面有不少明确的记载,如隐公六年(前717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这是说陈侯没有听取五父的建议而终于给国家带来了灾难。对于这件事,《左传》发表了一大篇议论: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按:即上文所说陈侯)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向)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按:《商书》,系指《盘庚》上篇;周任,马融《论语注》说是“古之良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