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史学论稿(增订本)(第七卷)

上编

字体:16+-

盛唐史学的总结性工作[1]

从唐皇朝建立到唐玄宗开元末年的120多年,是唐皇朝的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这个盛世的两大高峰。这时期,唐代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中外交流及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历史上罕有其匹的“盛唐气象”。这时期的史学,作为盛唐文化的一部分,其气势之大、创获之多,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一、三篇修史诏书:对史学的新认识

唐初,从唐高祖到唐高宗,先后正式颁发了三篇修史诏书,对盛唐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三篇修史诏书是:

(一)唐高祖《修六代史诏》

武德四年(621年),担任起居舍人的令狐德棻向唐高祖提出撰述前代史的建议。他指出:“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北齐,“犹有文籍”,至于周、隋,因隋末动乱,文献“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2]。由于唐皇朝统治者的先人在北周时地位显赫,而唐又是承隋而起,所以令狐德棻在建议中尤其强调了撰述周、隋两朝历史的重要性。

作为开国君主,唐高祖也深知修史工作的重要,因而采纳了令狐德棻的建议,并于次年下达了《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诏书首先强调了史学的社会作用,认为“经典序言,史官纪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3]。这里讲的对史学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虽非首创,但它出于皇帝的诏书,这在以往实不多见。诏书还对南北朝时期各个皇朝的历史作了总的评价,指出:“自有晋南徙,魏乘机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宗祊,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至于发迹开基,受终告代,嘉谋善政,名臣奇士,立言著绩,无乏于时。”这一段话,颇显示出唐高祖作为政治家的气度:他是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的胜利者,但他并没有去指斥前朝历史中的缺陷和错误,而是充分肯定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这的确是难得的。唯其如此,他产生“简牍未修,纪传咸阙,炎凉已积,谣俗迁讹,余烈遗风,倏焉将坠”,“顾彼湮落,用深轸悼”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了。诏书提出的六代史及其撰者名单是:北魏史,萧瑀等撰述;北周史,陈叔达等撰述;隋史,封德彝等撰述;梁史,崔善为等撰述;北齐史,裴矩等撰述;陈史,窦琎等撰述。总的撰述要求是:“务加详核,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