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一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字体:16+-

实践虽然在古代就进入哲学家的视域,但是,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本质和作用等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看作“行”,是与“知”相对应的范畴,主要是指认识和道德上的行为、践履等。在《论语》中,孔子就从哲学上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听其言而观其行”。这里的“行”,就具有践履的含义。荀子从唯物主义出发,不仅把“行”与“知”对应起来,而且提出了“行”高于“知”的观点。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王守仁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但在王守仁哲学中,“行”只是一种“理念”,“我今说箇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在西方古代哲学中,苏格拉底就提出过“哲学的实践”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并认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但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主要是指伦理和政治行为。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引入哲学中,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概念,并认为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或功能,即实践理性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从而使人达到自由。在康德哲学中,实践没有超出伦理实践的范围,仅仅是一种在善良意志支配下达到自由的善的道德活动。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实践一般是指“行动”、“意志活动”、“人类活动”。在黑格尔看来,“人的真正的存在是他的行为”[1],正是通过劳动,人们改造自然,“陶冶事物”,与对象构成一种“否定性关系”,“使得这世界成为应如何”;同时,人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劳动产品觉察到自己的独立性,达到自我意识。黑格尔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实践理解为劳动,并把劳动提升到哲学层面上。但是,从根本上看,黑格尔所说的实践、劳动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抽象的理念活动的有限“样式”。黑格尔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只是对现实的人的活动做了一种“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表明,唯心主义哲学不理解实践批判活动及其意义,从而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