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短的结束语中,我不是对上面的论述做一概括和总结,而是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中的三个重大问题做一简明扼要的说明。
一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线索,还是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作为理论主题?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时,都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基本线索,以物质为逻辑起点和建构原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要解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它解答这一问题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理论主题服务的。与西方近代哲学以至整个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并不是所谓的整个世界的“终极存在”,而是如何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主题是“世界何以可能”,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就是“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重在解释世界,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重在改变世界。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和建构原则。
二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为基本框架,还是以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一体化”为基本框架?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学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为基本框架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实践观点为核心范畴和建构原则而展开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一种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