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史学上,史学家主体意识的萌生、发展,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在这方面,刘知幾《史通》是一个里程碑。其后,自盛唐以下,经中唐、晚唐,史学家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在一些具体领域都有突出的反映,从而把魏晋至隋唐时期史学家自觉意识的发展推进到新的境界。
盛唐时期,刘知幾对史学和史学工作的反省,有些问题如关于“史才三长”和“直书”的评论,已明显地反映出史学家的自觉意识的发展。这种发展到中唐时期又产生了新的变化,即史学家对于自身职责与社会之关系的认识,趋向于更加自觉、更加深刻,且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理性的成分,显示出史学家自觉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史学家这种自觉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宜守中道,不忘其直”。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韩愈任史馆修撰。有个刘秀才致书韩愈,希望他在历史撰述方面做出贡献,并对前代优秀史家吴兢等给予称赞。韩愈复书刘秀才,谈到他对史学工作的一些看法。其要点是:“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然此尚非浅陋、偷惰者所能就,况褒贬耶?”他举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直至本朝吴兢等为例,认为:“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传闻不同,善恶随人所见,甚者附党,憎爱不同,巧造语言,凿空构立;善恶事迹,于今何所承受取信,而可草草作传记,令传万世乎?”云云[16]。这是一封情绪低沉的信,其中反映了韩愈对史学与社会之关系上的一些消极看法。次年正月,韩愈好友柳宗元就此致书韩愈,诚恳地批评了他的这些看法。这就是著名的《与韩愈论史官书》一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