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的政治情怀,大多以经世致用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特点。按照孟子的说法,孔子作《春秋》,就有自觉的社会目的[34],刘知幾的《史通》有很多篇都讲到史学的社会作用,而以《史官建置》和《辨职》两篇最为突出。《史官建置》篇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岂可缺之哉!”刘知幾认为,史学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后人借此可以“神交万古”,“穷览千载”,从而产生“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愿望和要求。这从理论上说明了史学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辨职》篇进而提出了史学的社会作用的三种情况:
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
这好像是从史家的精神、成果、才名来判断他们的等第,其实,所谓“彰善贬恶”、“郁为不朽”、“名重一时”,也都是史学的社会作用的不同表现。明确提出“史籍”的“为用”和史学的“为用”,这是中国史学上经世思想的新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杜佑撰述的《通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杜佑在《通典》自序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这十六个字,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历史撰述的旨趣。在史学发展上,由史学家自己申明,他的著作目的和用途在于“将施有政”,这是第一次。这是史学家之自觉的和明确的经世致用思想的确立。
《通典》不仅在当时“大传于时”,“大为士君子所称”,有广泛的政治影响,它的经世致用之旨,也受到后世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的推崇。朱熹指出:“杜佑可谓有意于世务者”[35]。清帝乾隆《重刻通典序》说:“此书……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清四库馆臣称《通典》是:“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36]清人将《通典》列于“政书”类,应当说是符合杜佑的撰述主旨的,其中也包含着他关于史学与政治之密切联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