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

六、范晔历史思想的局限性

字体:16+-

范晔《后汉书》史论的开篇,是《光武帝纪》的后论,他这样写道:

皇考南顿君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使卜者王长占之。长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贺良者,上言哀帝,云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于是改号为太初元年,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以厌胜之。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字文“白水真人”。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及始起兵还舂陵,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120]

读了这一篇《光武帝纪》后论,再对照前面所引证的范晔关于对自己所撰史论的评价,人们不禁会哑然失笑,认为这是极其荒唐的事情。在这篇后论里,范晔为了说明“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他一连列举了“赤光照室”、卜者王长所语、方士夏贺良上言、望气者苏伯阿之叹、道士西门君惠和李守的预言等。可以说,一切可以用来说明“王者受命”“有符”的手段都派上了用场。对于一个确信“死者神灭”、“天下决无佛鬼”的史家来说,这篇史论无疑是一堆荒诞之词。

诚然,这或许就是一个史家在思想上与政治上的局限的一种反映。南北朝时期,史家著史,凡论及改朝换代之君,都要表明他有异于常人之处。如《南齐书·高帝纪》说萧道成“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121];《梁书·武帝本纪》称,梁武帝萧衍“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所居室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122];《陈书·高祖本纪》也说,陈高祖陈霸先既长,“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颜,垂手过膝。尝游义兴,馆于许氏,夜梦天开数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令高祖开口纳焉。及觉,腹中犹热,高祖心独负之”[123]。这些记载,都不同程度地包含荒诞成分,也都是为开国之君编织神秘的外衣。其中,《梁书》、《陈书》作者姚思廉虽是唐初人,这两部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但姚思廉是继承了其父姚察的事业,思想上和撰述上都深受其父的影响,自然保留着南朝史家的遗风。至于北朝史家,我们从北齐人魏收所著《魏书》里的《序纪》、《太祖纪》中,可以读到有关类似说法的荒唐故事。可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是南北朝时期一些史家之庸俗性的通病,而范晔亦未能免俗,故有此不伦不类的史论开篇。